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中原天文社社員合影

中秋賞月在中原 天文社敦親睦鄰揪感心

好奇號成功登陸火星,全球再度掀起探索外太空的熱潮。中原大學在9月30日中秋節當天晚上開放科學館天文台,讓民眾透過不同口徑的天文望遠鏡觀測月球,揭開嫦娥玉兔的神祕傳說,體驗不一樣的賞月過節氣氛。

中原大學天文台位於科學館9樓頂端,備配與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大小相同的6米圓頂,電動式的圓頂可以360度旋轉,調整到最適當的觀測角度。「中秋賞月在中原」活動,由天文社同學協助開放3組天文望遠鏡供民眾觀測。「大砲級」的蓋賽格林式天文望遠鏡是這次的重頭戲,口徑約30公分,放大倍率可達300倍,連月球表面的坑坑洞洞都能一覽無遺;同時搭載自動導星晶片與電荷耦合影像偵測器,可以迅速偵測追蹤並自動進行光學修正,讓影像更清晰、明亮,「追星」更簡單。另兩組口徑較小的反射式望遠鏡與折射式望遠鏡,則可以輕鬆一窺月球全貌。此外,現場亦展示多款較小口徑的天文望遠鏡及雙筒望遠鏡。

為推廣大眾環境教育及自然資源關懷,中原大學安排兩部老少咸宜的影片欣賞,1部是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於2000年拍攝的影片「月球」,另1部是探索頻道Discovery製作的「史前大浩劫」,片長約50分鐘。戶外觀測與天文台參觀時間為9月30日晚上7:30~9:30,地點為科學館樓頂;影片欣賞放映時間為晚上7:45~8:45,地點在科學館地下1樓大講堂(B04)。

中原大學天文社指導老師物理系副教授徐芝珊表示,民國58年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艾德林、柯林斯成功登陸月球,為人類外太空探索跨出一大步;2年後,中原大學天文社也在民國60年10月28日創立。多年來藉社區服務的機會提供資源分享,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協助桃園縣內許多國中、小學天文課程教學。在民國86年曾與桃園廣播電台製播常態性節目「今晚有什麼?星的故事單元」、民國92年舉辦「火星大接近」活動;「中秋賞月在中原」活動也已經連續舉辦多年。

更多新聞

攜手公益團體角聲公益協會,共聚一刻。

從傳統工藝到原民精神!中原原資中心主題市集展現原民文化新風貌

中原原專班師生於卓溪鄉展開移地教學,透過實地參與深化對布農文化與空間設計的理解。

中原大學設計原專班參與全國布農族文化祭 實踐文化設計教育與社會責任

114年泰國華文教師來臺研習班結業式大合照。

泰國華文教師來臺研習班圓滿結業 攜手中原深化教學專業與文化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