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7d06151c f68d 4913 8368 c62a8e745c5f

台灣之光! 中原大學醫工系林政鞍助理教授奈米金研究獲國際矚目

中原大學培育出來的臺灣「土博士」揚名國際!國科會於4月16日召開記者會隆重介紹本校醫工系林政鞍助理教授之研究成果,他研發出以螢光奈米金粒子作為細胞追蹤生物探針,引起國際矚目,並獲全球知名科學期刊《自然》之專文報導,成為我國首位接受《自然》專訪的青年科學家。林政鞍在中原從大學一路念到博士,並在今年二月獲聘為助理教授,他特別感謝恩師張恆雄教授的力挺,讓他能有今天的研究表現。

國科會指出,林政鞍以黃金為材料研究發現,當金粒子縮小到2奈米以下,就會發出螢光;且不同尺寸的金粒子,螢光顏色各有不同,1.5奈米發出紅光、綠光是1.1奈米,最小尺寸0.8奈米散發藍光。更重要的是,螢光奈米金粒子跟生物細胞的相容性很高,林政鞍利用它作為細胞追蹤劑,研發新一代生物探針,可作為疾病診斷及追蹤治療使用。

林政鞍(圖左)年僅34歲,研發成果卻獲得國際高度重視,不僅是中原之光,亦是台灣之光!國科會這場記者會在隔天各大報均有大篇幅報導,除了研究成果,媒體亦介紹他從小到大的求學經歷,雖然念的都不是明星學校,大學擔任合唱團團長,從來不是愛唸書的乖乖牌,但是他善用社團中學習到的人際關係技巧,在國外很快就進入狀況,使研究能量迅速獲得提升。

最近幾年,林政鞍陸續發表3篇論文在國際知名期刊,分別是《SMALL》、《材料化學》及《ACS Nano》,前兩篇還被選為封面論文。今年3月,他更接受《自然》(Nature)專訪,成為台灣第一位接受國際頂尖科學期刊專訪的青年科學家。

林政鞍在國際上獲得的肯定還不僅於此,今年1月參與世界知名的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所舉行之生醫光電學術會議,發表論文”Synthesis,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Highly Fluorescent Gold Nanoclusters and Their Exploitation for Cellular Labeling”,獲得大會頒發「2010 SPIE 青年研究學者獎」,是本獎項開辦以來,唯一獲此殊榮的亞洲人。

醫工系張恆雄老師(圖右)是啟蒙林政鞍研究生涯的關鍵人物,很早就發現林政鞍研究潛力的張老師,2005年用特別經費帶林政鞍到德國短期進修兩個月,接受慕尼黑大學教授巴拉克指導;而後又推薦林政鞍申請國科會與德國學術交流總署聯合提供的「三明治獎學金」計畫。國際化的歷練,使林政鞍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次數明顯提升,也奠定了他往後的研究基礎。

更多新聞

中原大學產業加速器暨育成中心榮獲全球「創新創業大學」獎項殊榮,由產學處總監高靖航代表出席領獎。

全臺唯一獲獎!中原大學榮獲「Triple E Awards」年度創新創業大學

中原大學張雍講座教授(圖右)獲頒「斐陶斐榮譽學會」第30屆「傑出成就獎」。(頒獎人為學會會長、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

中原大學張雍講座教授榮獲「斐陶斐榮譽學會」第30屆「傑出成就獎」 以產學實踐造福人群

面對少子化的大環境挑戰,中原大學已連續三年達成滿招佳績,辦學成效深獲肯定。

中原大學連續3年招生百分百 推動AI大學成發展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