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蘇正元老師

《112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生科系蘇正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在未來的職場上發揮所學,成為有競爭力的人才

中原大學重視教學品質並追求不斷進步,而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蘇正元,以其獨特的教學理念與創新教學方法,成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讓知識與生活緊密結合。他透過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不僅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更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團隊合作精神。

以多元教學資源激發學習興趣

蘇正元老師深知,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時,將更積極主動地投入。因此,在課程中老師善用多媒體資源,如圖片、科普影片、新聞報導等,結合課程內容進行分析與討論。例如,在食品安全課程中,會播放與食品衛生相關的新聞影片,並進一步引導學生討論該事件的科學原理,幫助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此外,他也設計各種在生活中互動的活動,如日常飲食記錄、食品包裝標示解析、工廠參訪等,讓學生能在實踐中深化學習。

強調學以致用,培養實踐能力

蘇正元老師認為,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將知識應用於實際生活與職場。因此,他在「普通微生物學」課程中導入問題導向學習(PBL)模式,要求學生從近年發生的時事中發掘出與微生物相關的問題,並自行提出解決方案。例如,學生可能會選擇與流行疾病、食品安全或環境微生物相關的議題,透過查閱學術論文與訪談專家,提出更具科學且可行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也提升他們的研究與報告撰寫能力。

在「食品加工學」課程中,他則安排創意加工食品競賽,讓學生運用學習到的食品加工技術,設計並製作創新食品,並進一步探討其市場競爭力。這樣的實作課程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實作能力,也能了解食品科學如何與產業接軌。

因材施教,營造合作學習環境

由於通識課中,學生的學習背景與專業程度不同,蘇正元教授在課程設計上更注重因材施教,透過分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彼此學習、互相補足。在多門課程中設計團隊專題報告與討論課程,鼓勵學生共同解決問題,培養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這樣的學習模式,除了提升學生的參與感,也能為他們未來的職場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持續反思與改進,提升教學品質

教學是一個不斷反思與改進的過程,特別是在教育環境快速變遷的今天,教師必須適應國際化、AI時代的挑戰。正元老師定期參加校內外的教學研習會議,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與新穎的教學方法。此外,他也透過學生的課堂回饋與學習成效評估,持續調整教學策略,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最佳的學習體驗。

在訪談中,正元老師提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與成長,是我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透過多元的教學方法,我希望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並在未來的職場上發揮所學,成為有競爭力的人才。」

蘇正元老師以其創新的教學方式與高度的教育熱忱,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體驗。他的努力與貢獻,不僅提升中原大學的教學品質,也培育具備專業素養與實踐能力的優秀學子。

更多新聞

李怡真老師

《112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心理系李怡真:心理學不是一門遙不可及的學問,而是存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第九屆「綠色生活創意設計大賽」,中原大學勇奪「年度最佳學校獎」!室設系師生團隊合影。

第九屆「綠色生活創意設計大賽」 中原室設勇奪「年度最佳學校獎」!

頒獎合影

創新教材結合時事 中原學子勇奪華語文競賽多項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