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都市的不斷擴張,原本蜿蜒於水圳沿線的農地逐漸轉為都市發展用地,使得水圳系統的運作與功能面臨著新的挑戰。桃園市政府水務局計畫將大牛欄支渠轉型為區域排水系統,以因應都市擴張與氣候變遷。此治理計畫不僅擴大通水斷面,更強調整合生態水環境理念與永續校園規劃,避免未來排水溝體影響校園空間。市府鼓勵青年學子參與,以學生競圖方式提出未來空間使用想像,有望將其納入實質工程設計,促進社區共識與創新參與。
大牛欄支渠源自埔頂支渠,經由引水自新街溪上游,蜿蜒流經長達5.77公里後回歸新街溪。其中,途經中原大學校區約678公尺,早年在校園內可感受到清澈水流與流水聲,但隨著校園發展過程,因上游住戶排汙與水患問題使得水圳被忽視,築高溝體、隱身建築背面或加蓋等舉措,讓多數師生不自覺忽略這條存在已久的臭水溝。
2023年暑假,連生工程技術顧問有限公司與中原大學土木系張德鑫老師和地景建築系彭文惠老師進行產官學合作。計畫將學生競圖納入地景建築系大三環境規劃設計課程題目中,讓同學們實際面對氣候環境挑戰議題,投入校園水環境空間再造。這項合作旨在激發年輕學子的創意,引領新一代面對氣候變遷議題。
經過八週的深入探索,學生細緻觀察校園各處環境之間的關係,包括楓香詩園、資管館和中正樓之間,商學院廣場與化學館之間,理學院北面和鄰房的秘境,全人大道邊上以及隱蔽在體育園區的水路。在進行問卷訪談中發現,多數師生對校園內水圳不甚了解,也期盼未來水環境能兼具生態和親水特性。以分組方式探索中原大學校園內水渠環境,規劃出獨具特色的空間段落,結合水資源收集再利用的多元考量及新的空間屬性,期望讓中原大學師生感受水環境的生態變遷,豐富校園生活。
每位學生再各自選擇局部區域發展獨特的設計構想,這些構想不僅追求實現規劃目標,同時挑戰將豐富構思呈現在一張A0版面上的技巧。學生的主張包括:將水資源儲存澆灌可食花園,打造校園生態生活地景;延伸大草坪以實現保水功能;結合淨化污水處理廠排放水的人工濕地環境;在水道中進行空間彎曲變化嘗試;創造浪漫的雨天美感地景藝術;以及在線性水道兩旁設置不同的小歇場所。每位同學都在有限的空間中展現豐富的想像,積極應對環境真實議題,為校園注入創新與永續的生態理念。
中原大學地景建築系強調學生與專業團隊的合作,展現卓越的水環境規劃能力,學生傑出表現更受到水務局高度讚譽,獲獎作品也在中原大學樂學園展出。這項殊榮背後,不僅凝聚了學生的智慧與創造力,更得益於地景建築系主任周融駿與系上老師的全力支持,他們積極推動校園水環境的整合學習,將永續發展理念融入教學中,學生不僅獲得理論知識,更培養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這成功的合作充分體現了跨領域協同的重要性,為未來校園水環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地景建築系將持續推動永續校園發展,為環境保護和教育事業做出更多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