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大合照

大學的校園研討會 開啟兩岸學術交流新里程

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研討會以輪辦方式進行,今年由中原大學接辦第11屆,以「校園參與」和「永續校園」為主題,在10月20、21日兩天舉行,邀請兩岸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的專家學者,提供學術論述和實踐經驗進行面對面互動,也為兩岸學術交流開啟新里程。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研討會由中原大學設計學院主辦,建築系、景觀系、祐生研究基金會協辦。今年邀請來台的大陸學者都是重要級代表人物,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天津大學新校區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杭建民、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王建國院長、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劉克成院長、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呂斌、同濟大學建築學院王伯偉教授、武漢大學城市設計學院教授趙冰、北京大學校友會常務副會長郝斌教授等人。

自2001年起,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研討會分別由北京大學、台灣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台灣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東南大學、浙江大學、重慶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舉辦。每次會議均設定核心主題,徵集兩岸專家學者的論述展開交流切磋。回顧過去10年,研討會題目包羅萬象,兼顧到各種主題、子題與角度,涵蓋校園的規劃與擴展、校園的空間、校園的綠化與多元化、校園與社區的關係、校園與城市發展、校園與文化等。從建築的觀點、人文的觀點、美學的觀點、社區的觀點、環境與空間的觀點,探討校園規劃的形象,收穫豐碩,成果輝煌。

從傳統到現代,大學早已不是知識的象牙塔,校園也不是孤立於城市環境的修道院,而是能營造出創造性文化生活的基地。校園環境不僅是功能性的物質基礎,也刻劃了師生共同成長的記憶,更是面對未來、透過反思、蘊發創意的所在。同時,能面對氣候變遷且納入永續思維的校園營造,才能使大學成為生態社區和生態城市的實驗與示範。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建築、景觀等學系長期積極投入校園營造,促進師生參與校園規劃、設計和改造,也成為此次研討會分享的成功實例。

本屆研討會以「校園參與」和「永續校園」為主題,透過研討會的平台,讓台灣學者與大陸相關領域學者進行廣度與深度互動,也開啟兩岸大學校園規劃與設計交流的新里程。

更多新聞

中原大學董事長張光正與館長黃信二親臨現場,共同感受改造後圖書館的自然美學與創新設計成果。

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打造實用與美感兼具教學場域 主題書展開啟自然閱讀新風貌

原資中心與職涯處攜手舉辦「原夢翱翔 職涯續航」成果展,現場氣氛熱烈。

「原夢翱翔 職涯續航」 中原大學原民學子開啟多元職涯新視野

TICCIH前後任主席與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左2)及林曉薇教授(左1)。

中原建築系師生赴瑞典 推動ANIH×TICCIH結盟 深化文化資產國際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