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募集雨衣送愛心 讓柬埔寨孩子風雨無阻上學趣
中原大學為了讓學生能夠結合專業與愛心,長期透過課程及專案推動服務學習,讓大學生運用所學、善盡知識責任,不僅在國內執行許多公益關懷專案,更持續耕耘柬埔寨、緬甸、泰國、薩爾瓦多等國際志工服務。今年暑假的柬埔寨服務,中原師生發現由於當地多雨的氣候,許多偏鄉孩童必須淋雨上學,在將這項訊息帶回學校後,一群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於是成立「雨晴小組」發起雨衣募集專案,在校內募集雨衣及捐款,更發揮資訊專業架設「『柬』一點愛,天雨亦晴」網站,希望在充滿感恩氣氛的12月,蒐集社會大眾滿滿的愛心與溫暖送給柬埔寨偏鄉的孩子。
倫理可不可以教?中原大學透過倫理教育培養學生建立品格、尊重生命
84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日前赴瑞士成為安樂死機構合格會員,也因拒當活死人力推安樂死,希望自己努力到最後一秒鐘。現在醫學科技發達進步,透過人工器官或機器維生系統仍可保存生命,但這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本(12)月於中原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專業倫理教學國際論壇」,特別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秉祥,與全國倫理教師共同探討「優生」及「優死」,希望透過論壇對話平台,正視新科技對於倫理思維帶來的衝擊。
帶學生走出教室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引領學生看見生命的價值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帶領學生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結合專業課程,協助新移民與弱勢家庭子女課業輔導及生命關懷,將服務學習種子向下扎根,師生共同追求成長。
踏查桃園薪傳客家 中原大學發揮社會責任傳承在地文化
發揮知識專業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這是中原大學長期以來堅持大學教育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不僅每年暑假有學生主動前往海外擔任志工服務,設計學院師生為在地進行的社區營造改善行動,也為當地帶來更有溫度的「社會設計」。而對桃園在地濃厚的客家文化,中原大學也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
《中國時報》秦宗春以愛撒種 結善念果實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理事長秦宗春是台北人,在國外求學並擔任教職多年,回到台灣,久居中壢已近20年,他透過木匠的家認識這個新故鄉。
全人標竿-王怡涵校友 畢業後繼續投身學生自治發展
中原大學第16屆學生會會長王怡涵近日當選教育部第1屆學生自治及公民教育實踐政策諮詢小組成員,應外四的王怡涵在學校社團相當活躍,畢業前更獲頒「全人標竿獎」,關心學生自治發展的她,期望未來一、兩年仍能在此領域學習,並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
財法系陳櫻琴老師 美國Ohio會校友
法學院財經法律學系陳櫻琴老師97年1月下旬赴美國俄亥俄州時,因緣際會認識林義明校友(化工系53級),並在林校友安排下,與Dayton地區的校友及眷屬聚會,人數多達18人,讓陳老師感動萬分。人在異鄉,見識到中原校友的超強凝聚力,陳老師認為,這應歸功於在中原大學這個大家庭的屋頂下,即使畢業多年的校友,還是很想念當年在學校的一切,並希望把這種關懷永遠傳承下去。
輔導知能研習營 – 獲師生熱烈迴響
學務處心輔組於12月13-14日,假竹東大聖休閒渡假中心舉辦九十二學年度「義工輔導知能研習營」。參加對象包含本校學生輔導中心義工、老師,另外並邀請中央及元智輔導義工10名,合計約90名師生共同參與此年度盛會。心輔組表示,為提升同儕服務工作多元化,同時精進教師專業知能,此次研習內容涵括人際與兩性關係、創造力與潛能開發、舞蹈治療三大主題;研習師資則邀聘來自全省各地相關領域專業人士,進行活動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