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女孩」應外系黃沐庭募集擁抱與擊掌 為非洲女孩發聲
「十八歲的你/妳在做些什麼呢?」當高中同學在準備大學學測,黃沐庭已經成為國際專案志工,發起「非洲養雞」計畫,並到肯亞參與「愛‧女孩」計畫教當地女孩縫製布衛生棉,宣導女性自主。她把握青春,勇敢追夢,看見別人的需要,不吝付出,以正向能量感染世界。
中原師生發揮創意推動大學社會責任 啟動霄裡文化綠廊
為了讓老社區再現生機,中原大學與周邊的八德竹霄社區合作,以「樂齡福祉、食養社造、設計創業」為目標,結合建築、室設、商設、景觀、環工、應華、文創所等七個系所的專業為地方注入活力。室設系學生結合霄裡稻田之美打造稻草人路標、用發光石重現「石母娘娘」傳說;建築系學生製作歷史人文桌遊「竹霄棋」。中原大學師生發揮大學社會責任,為地方帶來新的改變與未來!
【基督教論壇報】中原拓展新南向 前進汶萊交流、服事柬埔寨孩子
中原大學推動新南向人才培育政策有成,不但成立「新南向辦公室」,更首度前進汶萊的華校中學「馬來奕中華中學」,由大學生帶領國、高中學子進行文化體驗營。中原辦理的「原萊奕家親—中華文化體驗工作坊」,是由19位來自中原不同系所的師生,以服務學習的形式設計三天課程。
中原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攜手高中發展特色課程
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和桃園市內壢高中、永豐高中、大園高中及陽明高中等四所高中合作,協助各校量身打造發展專屬特色課程大獲好評,今年邁入第三個學期再接再厲繼續深耕。由中原大學的教授帶領碩士生進入教學實作現場,透過「管理實境解題課程」將企業內常用的行銷概念融入高中課程中,藉由創客文創商品、微電影拍攝、行銷實作及文化體驗等方式,發展多元特色課程並創意行銷高中校園。
中原師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 獲教育部、桃園市府多項大獎肯定
中原大學長期推動大學社會責任,鼓勵師生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與國際,持續於桃園復興區、新竹橫山鄉、苗栗卓蘭鄉等偏鄉執行公益專案,並遠赴柬埔寨、緬甸、泰國、中南美洲薩爾瓦多等地進行海外志工服務。這些大學生的服務能量與用心獲得了政府單位的肯定,不但榮獲教育部「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表揚暨分享會」一金二銅的好成績,同時獲得桃園市政府桃青傑出志工獎團體組、個人組三項大獎。此外,中原大學本身也獲得教育部服務學習績優學校、績優課程教案、績優教師及績優行政人員等五項大獎,展現出中原大學長期推動服務學習、堅持大學社會責任的豐碩成果!
【中央社】服務學習成功關鍵 大學:需有好師父帶領
國內不少大學推動服務學習,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主任李俊耀認為,服務學習成功關鍵在於老師要有「師父的功力」,除了說服學生自願參與,還得從旁指導。
中原大學募集雨衣送愛心 讓柬埔寨孩子風雨無阻上學趣
中原大學為了讓學生能夠結合專業與愛心,長期透過課程及專案推動服務學習,讓大學生運用所學、善盡知識責任,不僅在國內執行許多公益關懷專案,更持續耕耘柬埔寨、緬甸、泰國、薩爾瓦多等國際志工服務。今年暑假的柬埔寨服務,中原師生發現由於當地多雨的氣候,許多偏鄉孩童必須淋雨上學,在將這項訊息帶回學校後,一群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於是成立「雨晴小組」發起雨衣募集專案,在校內募集雨衣及捐款,更發揮資訊專業架設「『柬』一點愛,天雨亦晴」網站,希望在充滿感恩氣氛的12月,蒐集社會大眾滿滿的愛心與溫暖送給柬埔寨偏鄉的孩子。
倫理可不可以教?中原大學透過倫理教育培養學生建立品格、尊重生命
84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日前赴瑞士成為安樂死機構合格會員,也因拒當活死人力推安樂死,希望自己努力到最後一秒鐘。現在醫學科技發達進步,透過人工器官或機器維生系統仍可保存生命,但這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本(12)月於中原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專業倫理教學國際論壇」,特別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秉祥,與全國倫理教師共同探討「優生」及「優死」,希望透過論壇對話平台,正視新科技對於倫理思維帶來的衝擊。
帶學生走出教室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引領學生看見生命的價值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帶領學生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結合專業課程,協助新移民與弱勢家庭子女課業輔導及生命關懷,將服務學習種子向下扎根,師生共同追求成長。
踏查桃園薪傳客家 中原大學發揮社會責任傳承在地文化
發揮知識專業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這是中原大學長期以來堅持大學教育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不僅每年暑假有學生主動前往海外擔任志工服務,設計學院師生為在地進行的社區營造改善行動,也為當地帶來更有溫度的「社會設計」。而對桃園在地濃厚的客家文化,中原大學也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
《中國時報》秦宗春以愛撒種 結善念果實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理事長秦宗春是台北人,在國外求學並擔任教職多年,回到台灣,久居中壢已近20年,他透過木匠的家認識這個新故鄉。
全人標竿-王怡涵校友 畢業後繼續投身學生自治發展
中原大學第16屆學生會會長王怡涵近日當選教育部第1屆學生自治及公民教育實踐政策諮詢小組成員,應外四的王怡涵在學校社團相當活躍,畢業前更獲頒「全人標竿獎」,關心學生自治發展的她,期望未來一、兩年仍能在此領域學習,並將經驗傳承給學弟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