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廣告行銷服務課程 商設系、企管系跨域合作創造無限可能!

01 7

由商業設計系及企業管理系開設的「中原大學廣告行銷服務」課程,以跨領域專業合作模式,協助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解決問題,以專業創意實踐社會影響力。今年學生以生態場域闖關活動、親子互動式繪本、二手永續市集及建置合作社網站來落實服務學習與大學社會責任,要向社會大眾傳達「From ZERO TO HERO」的跨領域實踐精神。

中原大學前進非洲烏干達海外服務 教小媽媽做布衛生棉

01 21

為了發揮所學專業落實於大學社會責任,中原大學與愛女孩國際關懷協會合作,在今年2月前往非洲烏干達進行為期兩週的海外服務學習計畫,幫助當地婦女解決「月經貧窮」的問題,以及用資訊培力援助組織縮短知識落差。透過國際服務傳遞溫暖與關愛,讓大學生活過得更充實及意義,也為臺灣國民外交盡一份心力。

《110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教育中心簡山根:從學生出發的教學視野,為學生搭建舞台施展各項能力

01 28

恬靜的午後,走進張靜愚紀念圖書館B1的普仁小集,裡面正展示一道別具特色的「教學風味餐」,原來是專業倫理教學發展中心,精心規劃各院教師教學交流、傳承,藉此吸取寶貴的教學經驗與特色,讓課程更為生動有趣。今天的主角是氣質出眾、溫文儒雅的簡山根老師。簡老師教授的課程有通識音樂課程,以及在音樂產業學程開授樂器學、樂器工程等課程。

《升大學攻略》中原大學連續3年註冊率100% 優質辦學績效 世界排名突出

00 155

位在桃園中壢堅持以「教育理念」辦學的中原大學,111 學年度大學部新生註冊率再度榮獲 100%的佳績,依教育部公布公私立一般大學大學部新生(含境外生)註冊率,中原大學已連續 3 年註冊率 100%,連續 5 年蟬聯全國公私立綜合大學第 1 名。面對少子化、高教競爭激烈等挑戰,中原大學以完善校務體制,降低招生衝擊,融入「全人教育」理念及優質辦學績效,深獲學生與家長信賴。

中原大學攜手復旦高中 協助新竹田寮社區發展「新農業體驗經濟」

00 241

中原大學師生長期至新竹縣橫山鄉田寮社區帶領服務學習活動,近年更結合教育部USR Hub(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計畫,以「新農業體驗經濟」之主題帶領大學生、高中生及小學生進行各種農村生活體驗,結合官學民資源共同支持社區發展,讓大學成為偏鄉農村社區的最佳夥伴!

中原大學環工系教授王雅玢榮任環保署副署長 為新內閣注入新能量

00 244

中原大學環工系教授王雅玢榮任環保署首位女性副署長!行政院新內閣就位,其中環保署政務副署長一職由中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教授王雅玢接任。王雅玢曾任中原環工系主任,長年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環境教育,她特別感謝國家給她服務的機會,強調將與新內閣一起努力,致力讓台灣的環境更美好。

中原大學商設系發揮綠色創意設計 「太陽能螢光陶瓷導盲磚」受惠視障人士

00 245

中原大學學子參與企業競賽再創佳績!由台灣康寧公司連續八年舉辦的「康寧創星家」,是每年備受大專院校青年矚目的創新應用競賽。今年為鼓勵學子結合循環經濟思維,應用玻璃、陶瓷、光纖等材料發想創新解決方案。在歷屆參賽新高的427組作品激烈競爭下,僅有20件入圍總決賽。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以作品「太陽能螢光陶瓷導盲磚(Photovoltaic Ceramic Phosphor Tactile Paving)」奪得第二名佳績,並獲得15萬元獎學金。團隊勇於面對應變社會的脈動,發揮用設計讓生活更友善的大學社會責任精神,具體實踐中原大學以「善用知識造福人群」的教育

中原大學串連桃園在地NPO 舉辦市集為多元平權齊發聲!

01 52

參加過文創市集、小農市集、寵物市集,你知道逛市集也能支持響應所關心的社會議題嗎?近幾年隨著平權意識高漲,為了讓「平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實現到日常生活中。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指導、中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承辦的桃連青年志工中心,串聯桃園在地非營利組織與青年志工舉辦「平權市集」。邀請師生、民眾在2022年的尾巴,齊聚為共融社會盡一份心力。

中原大學為境外學生打造「第二個家」 榮獲教育部頒發績優學校

00 254

秉持「帶中原到世界,領世界到中原」之理念,中原大學設立國際暨兩岸教育處、學務處境外學生輔導組、華語文教學中心等專責單位,給予境外學生全方位的關懷與照護。繼103、106年獲頒「境外學生輔導工作績優學校獎」,今 (111) 年再度榮獲此獎項,顯見學校對境外生的用心與努力備受肯定。教育部結合全國大學校院「國際事務主管交流會議」於近日舉辦頒獎典禮,中原大學由副學務長鄧志浩代表領獎。

中原大學攜手桃園航空城公司 為產業經濟發展貢獻心力

00 255

中原大學善盡大學社會責任,協助推動桃園航空城及亞洲·矽谷計畫,並於11月29日下午二時與桃園航空城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合作,以機場經濟帶動產業發展,透過創新技術與國際人才之交流,推動產業升級、提升高端科技能量,為大桃園地區甚至全國的產業發展注入新能量,進而達到帶動全國經濟發展之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