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啟動「人文AI」系列講座活動。

從 TAIDE 到詩意 AI 畫境 中原大學人育學院打造人文×AI新圖像

面對生成式AI帶來的劇烈變化,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推出「人文AI講座」系列活動,邀請國科會「TAIDE」計畫專案模型組召集人蔡宗翰教授、創作教師丁威仁教授與創作者曹筱玥教授,從未來科技、創作實作到文學跨媒介轉譯等主題,期能協助人文與語言相關領域師生,在AI時代重新思考自身定位,善用科技工具強化專業,開展新的能力與契機。

從TAIDE看見台灣版ChatGPT:為未來生活與學習預做準備

系列講座首先由被媒體稱為「台灣版ChatGPT推手」的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開場,他於10月23日以「AI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與學習?」為題,帶領師生從日常應用認識 AI,讓大家意識到「其實我們早已生活在AI包圍之中」。

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主講:「AI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與學習?」
中央大學蔡宗翰教授主講「AI人工智慧,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與學習?」,並介紹本土大型語言模型TAIDE。

蔡宗翰教授進一步介紹國科會主導的本土大型語言模型計畫TAIDE(Trustworthy AI Dialogue Engine),說明為什麼台灣需要自己的GPT:不僅是語言與文化的精準理解,更關乎資料主權、安全與在地治理。他以作文批改系統等實際案例,展示AI如何協助老師縮短機械性的批改時間,將心力回到深度對話與引導;學生也能透過系統獲得即時、多次的練習與回饋,打造更具彈性的學習歷程。

面對「AI會不會取代人」的普遍擔憂,他提醒同學:「真正危險的不是AI,而是只停留在表面使用、不願意精進的人。」唯有理解AI的原理、限制與風險,並且將其與自身專業結合,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詩意 × AI畫境:文學跨界數位轉譯的多重可能

11月18日第二場「人文AI講座」,由台灣師範大學曹筱玥教授以「詩意・AI畫境——文學跨界×數位轉譯」為題,帶領同學走進截然不同的感官世界。曹教授從聲音作品〈彼岸詩聲〉談起,說明如何將關於離散與記憶的詩作,轉化為海浪聲、樂音與人聲朗讀交織而成的「聲景詩」,讓聽者在黑暗或特定空間中,用身體與耳朵重新「閱讀」文本。

台灣師範大學曹筱玥教授主講:以「詩意・AI 畫境——文學跨界×數位轉譯」。
台灣師範大學曹筱玥教授以〈詩意・AI畫境——文學跨界×數位轉譯〉為題進行分享。

接著,她分享以家族照片與口述歷史為素材,透過影像剪輯、AI生成畫面與多格動畫,重構個人與家族記憶的創作經驗,示範文字如何被轉譯為影像、音樂與VR場景。學生從中看見:詩不再只是紙本上的行列,而可以變成可以漫步、可以環顧的立體空間。

曹筱玥提醒同學,AI與數位技術固然帶來炫目的視覺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轉譯過程中保持對文本的尊重與細讀,思考哪些情緒與意象必須被保留、哪些可以重新發明。她鼓勵人文與語言學習者善用科技作為延伸敘事的媒介,同時也守住批判與反思的能力。

AI世代的創作實驗:從人機共筆到文學獎新課題

第三場「人文AI講座」於11月20日登場,由清華大學丁威仁教授開講,主題為「ChatGPT在文字創作的實作與應用」。丁教授以多首詩作示範「人類創作、AI生成、人機協作」三種版本,邀請師生辨識差異,進而討論:當我們被作品打動時,還在乎作者究竟是人還是機器嗎?AI生成的,是流暢漂亮的語言外殼;而人真正要面對的,是存在感、情感與價值。

清華大學丁威仁教授主講:「ChatGPT 在文字創作的實作與應用」。
清華大學丁威仁教授分享ChatGPT在文字創作的實作與應用,帶領學生思考AI世代的寫作倫理與作者角色。

丁威仁教授分享多種在課堂上實際操作的「AI創作練習」,包括讓AI模仿某位作家的語氣、利用AI擴寫與改寫學生原稿、把大量AI生成文字剪貼重組為「拼貼詩」等,協助學生拆解創作步驟、練習陌生化和結構思維。丁教授強調,AI是創作的材料庫與討論對象,但最後做「選擇與負責」的仍然是作者本身,強調人的主體性。

丁教授也延伸談到文學獎制度在AI世代面臨的新問題:如何界定作者身分?人機協作作品在評審中應佔什麼位置?文學評獎是否需要新的透明規則與檢核機制?這些提問成為同學認識AI時代創作倫理與公平性的入門關鍵。

人文遇見AI:培養能與未來對話的學生

三場講座從國家級大型語言模型、創作現場的人機協作,到詩與影像交錯的沉浸式實驗,共同傳遞一個訊息:「AI不是人文教育的終點,而是重新思考語言、創作與學習方式的起點。」參與演講的同學分享心得表示,AI不再只是好用的小工具,更讓自己意識到在未來AI生態中的角色與責任,獲益良多。

人文與教育學院彭妮絲院長表示,未來將持續規劃更多跨領域講座與實作課程,從真實場域出發,深化學生的AI素養與人文關懷,培養能與未來世界對話的關鍵能力,為人文教育開啟新的想像與圖像。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啟動「人文AI」系列講座活動。
中原大學人文與教育學院啟動「人文AI」系列講座活動,師生參與踴躍。

更多新聞

《Masa’opo 原住民族文化週》展現中原大學在多元共融上的實際作為與教育信念。

中原大學《Masa’opo 原住民族文化週》 以文化流動的海洋歡慶70周年

以理工起家的中原大學,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與科研布局,展現厚實的研發基礎與跨域能量。

中原大學榮登「THE跨學科科學排名」私立綜合大學第一 跨領域科研實力獲國際肯定

中原師生與藝術家共同見證藝術中心雙展開幕。

跨媒材陶藝與版畫雙展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壓軸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