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ABC 4943 2

《113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通識中心周文鵬:以生活串起知識脈絡,帶領學生看見文學深度與文化廣度

從多年文化研究與跨領域實務踏入教職,周文鵬老師將多元經驗帶入課堂,陪伴學生在語文、文化與思考能力上扎根。周老師強調:「語文並非死記硬背,而是理解世界的重要能力。」在他的課堂裡,語文與生活、文化緊密連結,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感受力與理解力。

從生活出發 讓語文成為理解世界的工具

為使學生接觸語文的本質,在課程開始前會先了解班級組成與學習需求,並依照學生特性調整內容。周老師擅長以學生熟悉的題材作為起點,例如影視作品、動漫情境或流行文化,用貼近日常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語文探索的深層世界。

討論「時間暫停」等抽象概念時,會以漫畫畫面示範視覺如何呈現時間的凝結;在講解語感時,則以「心涼、心冷、心寒」等日常語彙,引導學生分辨情緒與語意的細微差別。他相信,語文的價值不僅是技巧,更是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以及理解世界的能力,而這份能力會伴隨學生一生。

類比思維建立學習對頻與信任感

在教學過程中周老師最常運用類比思維。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個熟悉的世界,只要先接上那個頻率,學習就能順利展開。在說明抽象語言概念時,會選用學生熟悉的例子加以比較,使艱深內容變得具體而生動。這種貼近生活且帶有幽默感的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也在無形中拉近彼此距離。

類比的運用讓學生能清楚看見自身經驗與課堂知識之間的連結,也讓互動過程逐漸累積信任感。信任是學習真正開始的起點,只要學生願意敞開心思,語文的世界就會變得更具吸引力。

引導而非給答案 培養停下來思考的能力

在資訊快速流動的時代,學生常把看過誤以為理解。因此,不會直接詢問學生是否聽懂,也不會急著給予標準答案,而是以提問與討論的方式,引導學生自行發現盲點。他說,教學的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答案,而是幫助他們慢下來,意識到自己哪裡還不明白。

在課堂中,透過拆解問題、邏輯引導與互動討論,讓學生看到知識背後的脈絡。對於遇到學習瓶頸的學生,會提供不同角度的補充資源;對於想提問卻不知從何開始的學生,則協助他們把模糊的疑問具體化,使真正的問題能被看見並獲得解決。

從文化到美感 從理解人開始理解世界

美感教育與文化理解的核心,不在於背誦術語,而在於理解一群人為何被某件事吸引。只要理解人,就能理解文化,也能更加看見作品背後的時代線索。他經常觀察學生討論動漫、追星或熱愛創作時露出的專注神情,並認為那份投入正是文化最原始也最真實的樣貌。

從這份熱情出發,學生能更自然地理解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情緒,也更容易讀懂音樂結構中的情感,或在繪畫風格裡辨識文化痕跡。周老師希望學生在語文課中學到的不僅是閱讀能力,更是一種觀看世界的方式。

教學熱情來自感恩 持續跨域精進

多年來,周老師持續投入文化研究,也積極參與跨域合作與教學研習,從不同領域汲取語言與思考方法。他運用多媒體、案例與時事,使通識課程更貼近現代學生的生活。當老師保持熱情,學生自然會被帶動;而當老師心中維持感恩,教學也會更有力量。

語文照亮人生 打開理解世界的另一扇門

周文鵬老師以研究與生活經驗為基礎,為學生打造出一堂堂深度與趣味兼具的語文課。讓語文超越形式,成為理解世界、感受生活與拓展文化視野的重要工具。

透過引導式教學、類比方法與耐心陪伴,學生不僅在語言能力上成長,也逐漸學會從日常生活提取思想、從文化現象看見差異、從自我經驗找到方向。周老師的教學理念與實踐,不僅讓中原學生受益,更為通識教育呈現出貼近生活且扎根思考的典範。

更多新聞

中原大學在2026 QS世界大學永續排名大幅躍升,榮登非醫科全國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中原大學2026 QS永續排名再躍升 榮登非醫科「全國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

中原大學醫工系教授林政鞍(左)赴德國參加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以生醫影像專利技術勇奪金牌大獎。

2025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 中原大學「可視化奈米顯微鏡」摘金

01 中原大學從產業需求出發,第八年蟬聯產學合作組第一名,實現「八連霸」佳績。

中原大學勇奪「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三項第一 AI智慧專題創八連霸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