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中原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以AI打造「樂高黑盒子」,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展現創新與永續實踐力。

中原大學「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 青年以跨域創意開創新局

在科技快速演進與全球局勢多變的今日,未來社會勢必面臨多元且複雜的挑戰。中原大學於2025年8月27日舉辦第三屆「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以跨域合作為核心精神,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知識與創意思維,提出具實踐力與社會影響力的解決方案,展現新世代青年回應未來挑戰的能量。

本屆競賽吸引全國51所大專校院、66組團隊報名,歷經5個月的激烈角逐,最終15組脫穎而出進入決賽,齊聚中原大學商學金榮講堂展現成果。比賽由中原大學教務長皮世明揭開序幕並表示,競賽精神不僅在於分出勝負,更在於培養同學跨域思考、團隊協作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特質都是社會最需要的能力。

冠軍隊伍由中原大學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的「PlastiClassify」獲得,團隊以「AI 與感測器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為題,設計出低成本、結合近紅外光譜辨識技術的「樂高黑盒子」系統。此系統能快速辨識並分類不同塑膠材質,提升回收效率。團隊表示,經測試模型準確率高達 99%,具模組化與可複製性,可廣泛應用於玩具圖書館、社區回收與教育場域,展現技術創新與永續思維的結合。

中原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以AI打造「樂高黑盒子」,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展現創新與永續實踐力。
中原智慧運算與大數據學士班以AI打造「樂高黑盒子」,提升廢棄玩具回收效率,展現創新與永續實踐力。

亞軍隊伍 「吃飽就好」 來自中原大學電機工程系,他們提出的智慧飲食系統,以機器學習結合生理回饋機制,協助消費者養成健康、低碳且零浪費的飲食模式。團隊不僅著重於營養均衡與資源有效利用,還結合數位平台推廣,期望帶動全民飲食文化的轉型。此創新方案同時呼應SDG 2(消除飢餓)與SDG 12(責任消費與生產),展現青年以科技實踐永續理念的決心。

中原電機系「吃飽就好」團隊結合機器學習與數位平台,推動智慧飲食,為永續飲食文化注入新價值。
中原電機系「吃飽就好」團隊結合機器學習與數位平台,推動智慧飲食,為永續飲食文化注入新價值。

季軍則由臺北教育大學、台灣大學與南台科技大學跨校組成的「藍務實驗室」獲得,他們以「淨海任務行動×海底健檢卡」為題,運用AR遊戲化APP與物聯網技術,建構海洋垃圾數據蒐集與清理平台,促進公民科學與環境教育,展現跨域團隊合作的成果。

跨校「藍務實驗室」團隊運用AR與IoT技術,提出淨海任務行動,守護海洋生態、推動永續觀光。
跨校「藍務實驗室」團隊運用AR與IoT技術,提出淨海任務行動,守護海洋生態、推動永續觀光。

此外,佳作隊伍也展現多元創意,包括中原工業工程系開發「AI驅動教學型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平台」、長榮大學提出外籍移工智慧照護平台「SaHati+」,以及北教大與明志科大設計「廢酒酒精製造機」,將餐廳回收酒品轉化為環保清潔用酒精。各方案不僅具創新性,更緊扣社會實際需求。

中原工業系開發AI驅動教學型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平台。
中原工業系開發AI驅動教學型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平台。

決賽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專家擔任評審,包括技嘉科技總經理孟憲明、躍馬中原基金會董事長謝建新、國際併購律師楊建源、台灣大學教授宋玫玫及品學堂文化長丘美珍。評審一致肯定參賽學生的努力與創意,並強調競賽只是起點,唯有持續精進專業、深化團隊合作與社會實踐,才能真正解決未來挑戰。

宋玫玫教授指出,「未來是一種資產,唯有從未來視角發現問題並提前提出解方,才能展現真正的競爭力。」楊建源律師也表示,雖然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但從同學們的表現中看見希望,期許青年持續努力,為台灣爭光。

北教大與明志科大設計「廢酒酒精製造機」。
北教大與明志科大設計「廢酒酒精製造機」。
長榮大學提出外籍移工「SaHati+」智慧照護平台。
長榮大學提出外籍移工「SaHati+」智慧照護平台。

中原大學教務處指出,「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的核心價值在於落實全人教育理念,透過競賽歷程培養學生關鍵能力,並引導青年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相結合。此次競賽不僅展現青年跨域合作、勇於挑戰的精神,也呼應大學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的全球趨勢。

中原大學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跨領域競賽與創新課程,培養學生系統思維與問題解決力,成為兼具專業素養、創意視野與社會影響力的終生學習者,並為國家社會注入新動能。

更多新聞

01 中原大學至泰緬邊境舉辦華語夏令營,讓當地學校綻放學習活力。

中原大學赴泰緬邊境舉辦華語夏令營 250名孩童快樂學中文

中原大學攜手越南FPT大學與藍濤亞洲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共推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

中原大學攜手越南FPT大學與藍濤亞洲 三方合作共推半導體國際人才培育

「114學年度生醫材料設計與產業應用研習營」課程現場,師生互動熱烈,凝聚產學研能量,共同啟發未來醫材發展新視野。

頂尖專家學者齊聚中原  共育生醫薄膜科技尖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