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奪冠!中原大學榮獲「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鉑金獎!
中原大學參加「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發明競賽,繼2023年勇奪最大獎「鉑金獎」,2024年再度蟬聯奪冠!連續兩年獲得「鉑金獎」的團隊皆來自醫工系林政鞍副教授的奈米生醫顯微鏡與醫用顯影劑專利技術。此外,機械系黃信行教授、醫工系謝明發教授亦分別榮獲金牌及銀牌!在在展現中原大學堅強的技術創新實力!
全球校友齊聚中原大學 共同慶祝69周年榮耀時刻!
中原大學於10月19日盛大舉辦慶祝69周年校慶,迎接所有海內外校友返回母校,一同慶祝中原大學69歲生日!今(113)年校慶活動別具意義,欣逢機械、工業系創系60周年、商設系40周年、環工、財金、地景、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20周年及數位音樂學程10周年,中原大學迎來了代表成長與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這也體現中原對教育的堅定承諾。今年的校慶活動充滿喜悅與亮點,校方精心籌劃多項精彩活動,包括校慶運動會、智庫週系列講座,以及各系校友返校聯誼等豐富內容。熱鬧的活動為校友提供一個歡聚同慶的難得機會,共同分享中原大學的榮耀與發展。
推動傳產智慧升級 中原大學洪穎怡講座教授榮獲「有庠科技發明獎」
中原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洪穎怡榮獲第11屆「有庠科技發明獎」之「人工智慧類」獎項,為本屆5位得獎者中唯一來自私立大學的教授。此次獲獎,不僅彰顯其在產學合作的卓越貢獻,也展示了AI技術在傳產智慧升級中的無限潛力。
中原大學2024「智庫週」聚焦半導體與AI 傑出校友引領科技新視野
中原大學2024年「智庫週」活動即將於10月16日至18日舉行,今年主題聚焦半導體及AI的前瞻性,演講內容精彩可期。10月19日中原大學69周年校慶「校友日」暨運動會也將隨之登場,歡迎海內外中原人返回母校共襄盛舉。
中原大學推動歐盟「莫內計畫」課程 深耕國際人才培育
中原大學在全球高教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歐盟「莫內計畫」課程模組認證及三萬歐元獎助。相關課程與教學活動緊鑼密鼓進行中,今年8月已順利完成「歐洲工業地景國際工作坊」之移地教學,大大提升中原學子國際移動力及國際競爭力。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GSAPP再次訪問中原設計學院 深化國際合作模式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院(Graduat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Preservation,簡稱GSAPP)副院長Steffen Boddeker與Leah Cohen再次蒞臨中原大學設計學院。雙方藉由參訪與座談,加深了跨國學術與專業的對話,並為兩校未來的國際合作提出更具體的方案。
推動全球醫工教育及技術發展 中原大學林康平教授榮膺國際榮譽博士
中原大學電機系終身特聘教授林康平因在醫學工程領域的卓越成就,榮獲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科技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uj-Napoca)頒授「榮譽博士」殊榮。林康平的研究成果不僅改善全球健康照護,更促進國際生物醫學技術的交流,為學界和業界帶來深遠影響,進一步也提升了中原大學的國際聲譽。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中原大學21位教授入列「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
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團隊公布的「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中原大學共有21位教授榮登「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2位教授名列「2023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單!顯見中原大學教師的研究量能豐沛,研究表現及研究影響力持續受到國際肯定,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中原大學應外系外交實務講座 開啟學生國際視野
中原大學應用外國語文學系舉辦「外交工作經驗談」講座,主講人為前外交部駐馬來西亞大使章計平。此次講座吸引師生共155人參與,啟發了學生對國際事務與職涯發展的關注,獲益匪淺。
鳳梨纖維、在地食材 中原學生赴沖繩推永續
中原大學企管系重視學生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每年暑假安排學生參與海外實習。2024年8月至9月,企管系學生赴日本沖繩進行為期33天的地方創生實習,獲得寶貴的跨文化交流與創新實踐經驗。
中原建築海外學習 「土地的協作-肯亞蘭的集體記憶」成果展獲好評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今年暑假在副教授陳宣誠帶領下,前往馬來西亞進行海外學習與交流。期間與馬來西亞古晉當地建築師、文史工作者合作發起「土地的協作-肯亞蘭的集體記憶」成果展,獲得地方高度讚揚,不僅展現中原建築的專業實力,更為當地未來的空間發展提供新的視角,以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中原大學引領量子計算創新 量子論壇拓展全球合作視野
中原大學於2022年成立全國第一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是首間專注於量子計算的學院,亦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及系統整合領域積極培育學生的全方位能力。今年,中原大學已是第三年加入國家量子隊,對推廣量子計算的應用與實踐具有深遠影響。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於9月5日特別邀請香港量旋科技有限公司的量子計算專家兼助理行政總裁張景泰博士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前沿的量子技術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