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學生熱愛天文 邀請民眾中秋賞月

c83fa34b 23c6 437a a474 677a51af1571

為了讓更多民眾感受大自然的奧妙、度過不一樣的中秋佳節,中原大學理學院天文台將於9月13日晚間7時至9時開放讓民眾賞月。活動由一群熱愛星空的天文社學生主辦,社長侯郁家表示,當晚除了觀測月球以外,若月光沒有太強烈,還有機會見到由織女星、牛郎星、天津四連成的夏季大三角,民眾甚至可以用手機連接望遠鏡為美麗星空留下永恆紀錄,星空迷學生都相當期待,也歡迎民眾一起到中原大學欣賞美麗的浩瀚星空。

中原大學新南向實習成效卓著 培育學生成為國際通用人才

00 444

為鼓勵學生踏出校園開拓國際視野,並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中原大學除了持續推動學生至新南向地區服務學習,近年亦安排學生前往實習,成果顯著。例如應華系學生深入泰國偏鄉小學,以華語文教學專長散播中華文化的種子,電機系學生則到印尼Inalum水力電廠實習,增加實務經驗。中原大學鼓勵學生運用專業與知識造福人群,學生實習與服務場域延伸至海外,也將台灣學子豐沛的活力與專業帶往世界各地。

中原大學舉辦國際營隊 美國學生來台學習也做公益

00 448

中原大學打造國際學習氛圍,每年暑假舉辦國際學生營隊,包括產業營、創業營及商業營等特色營隊,吸引來自美國、日本、菲律賓、大陸、印尼等多國學生參與。除了專業與文化上的交流,美國中央田納西州立大學學生還參訪公益組織「木匠的家」,親身投入志工服務,看見不一樣的台灣人情和風貌。

一門賺10萬元的公益課!中原吳肇銘帶學生做生意、做公益

9dda65c3 fc8a 4ccb accd 77c4660d00e2

中原大學開設有一門課程,不但透過真實的企業專案讓學生親身體驗企業營運模式,更協助多家非營利組織義賣蛋捲、蛋糕、手工皂、咖啡及雨傘等商品。今年近70位學生投注一學期努力,為5個不同單位賺進合計10萬7千多元的愛心收入。中原大學師生結合專業與愛心,學生邀請大家「一起做件好事!」也讓社會各界看見青年人的熱情關懷及大學的社會責任。

新南向送愛心!中原大學國際志工暑假赴5國海外服務

d294ad0d 1cdf 4ef5 8657 5afd477ed62a

為了發揮所學專業、讓暑假過得更有意義,中原大學學生今年暑假前往新南向5國進行偏鄉教育、數位資訊、觀光推廣等海外服務工作,從緬甸、泰國、柬埔寨到越南、菲律賓,這群大學生要讓世界看見不一樣的台灣、用愛心為台灣做外交!

《中國時報》中原大學全人教育 打造企業最愛

00 449

連續7年榮獲教育部私立大學獎補助經費首獎、學士班註冊率連續3年私校全台冠軍、人力銀行與媒體評鑑企業界最愛大學的私立大學第1名,中原大學競爭力年年向上攀高,學界、業界好評不斷,校長張光正笑說,亮眼成績的祕訣在於「全人教育」。

《經濟日報》中原大學榮獲「雙第一」的肯定與殊榮!

00 450

中原大學繼連續三年榮獲1111人力銀行評比為「企業最愛大學」私立大學第一名後,日前再度獲得《遠見》雜誌2019「企業最愛大學生」評比私立大學第一名!「雙第一」的殊榮,證明中原大學所推行的「全人教育」核心價值已經轉換為中原人的核心競爭力,展現在每位中原人的表現上!

用設計為台灣爭光 中原大學魏以安等人勇奪布拉格劇場展學生館最大獎

00 185

全球劇場界盛會「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PQ)2019年學生館最大獎獎落台灣!策展人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魏以安、倫敦聖馬丁藝術學院敘事空間碩士江妍瑩,以與大學同學共同創作之作品「試衣間」(The Changing Room),結合《再約》寫實荒謬劇,將台灣熱炒店的場景搬到捷克布拉格,打造沉浸式體驗環境贏得評審與觀眾青睞,獲頒「最佳學生館體驗獎」(Best Student Exhibition Experience Award),展現台灣豐沛的劇場設計能量!

無人機系統解決水質檢測、建物裂痕問題 中原團隊創意競賽囊括大獎

00 186

為了協助檢測老舊危險的建築物、河流湍急的橋墩裂痕,甚至檢測面積廣大的水庫水質,中原大學機械系團隊以一套「無人機系統」持續開發出「無人機建物檢測」、「大範圍自動水質檢測」及「IOT傾斜量測儀」等創新技術,多項研發成果獲得國內外獎項及國際肯定,持續朝創業之路邁進!

中原大學師生用科技及設計 協助市定古蹟「德馨堂」風華再現

9c5cb28d 3c18 4d60 af89 15a115edb24c

為協助地方發展特色與保存文化資產,中原大學景觀系周融駿、商設系陳靜宜、建築系葉俊麟等三位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桃園市定古蹟「德馨堂」,運用設計與科技的專業,以創新思維協助古蹟重現風華。有學生發展AR擴增實境還原古蹟舊貌並減少紙本印刷對環境的負擔,也有學生設計小朋友喜愛的立體書、長輩愛收藏的馨香草本「福祿壽」擴香石等等,期望拉近不同年齡層民眾與古蹟的距離,透過文創設計讓更多人看見歷史與文化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