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秉持「全人教育」理念,積極推動數位轉型與智慧學習,致力打造「全球數位終身學習基地」。為感謝校友與社會賢達對中原數位教育發展的支持與貢獻,校友服務暨資源發展處特於114年10月17日於張靜愚紀念圖書館一樓秀德廳舉辦「數位教育發展基地廳室命名暨感恩典禮」,以表達最誠摯的感謝之意。
典禮現場嘉賓雲集,董事長張光正與校長李英明親臨致詞並頒獎,表達對捐資校友的感謝與敬意。與會貴賓包括化學系林健男校友及家人、機械系冷國總校友伉儷、程萬里校董與夫人程呂淑蕙女士(代表化工系陳咸亨校友)、全球校友會方治欽會長伉儷、桃園校友會吳森雄理事長,以及多位支持數位教育發展的校友。校內則有校友處處長林耘竹、數位處處長林志浩、資訊處處長李國誠及相關師長與會,場面溫馨隆重。
董事長張光正致詞時表示,今年正值中原70週年校慶,數字「7」象徵圓滿與祝福,回顧中原從無到有的歷程,一切皆是上帝的帶領與恩典。雖未有財團支援,學校仍以信心與良善的管家精神妥善運用資源,成就今日成果。他感謝上帝的豐盛供應,也感謝歷屆校友慷慨解囊,支持母校的數位教育發展。此次3位校友以親人之名冠名廳室,象徵愛與信仰的延續,更體現中原人「以愛為本、服務社會」的精神。
校長李英明則指出,在董事會的指導下,學校以「全人教育」為核心,積極推動數位、量子與AI轉型,陸續成立智慧運算與量子資訊學院、半導體產業學院及校級研究中心,並設立數位教育發展處與專責基金,打造兼具人文關懷與科技創新的智慧校園。他特別感謝歷屆董事與校友的熱心支持,讓中原在數位教育與產學發展上邁入新階段,朝「全球卓越數位與終身學習基地」的願景持續邁進。
中原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以智慧慎用科技與人文的專業知識,造福人群」的精神,積極建構數位教學環境。本次典禮由3位校友捐資冠名三處廳室,以表彰其對教育的熱忱與奉獻,成為校慶期間別具意義的活動。
「德發苑」SNG視訊教室由化學系55級林健男校友捐資,以岳父之名命名,寓意「以德為本,發揚仁風」。林健男校友表示,能在母校70週年之際回饋教育,別具意義。他特別偕夫人林梁順女士、兒子林永騰先生及家人一同出席,共同見證這份傳承。
「友松間」專業數位錄音室由機械系65級冷國總校友捐資,以母親之名命名,象徵「恩澤長存、傳家之德」。冷國總校友伉儷親臨現場,感念母愛恩情。他回憶早期在校時期,雖資源有限,但中原重視的不僅是知識,更是學生生命與信仰的成長,這正是中原教育最獨特的價值。他也勉勵學弟妹珍惜所受的教育,未來以實際行動回饋母校,讓中原精神持續發光。
「咸亨所」教學專業攝影棚由化工系61級陳咸亨校友捐資,以自身名號命名。「咸亨」語出《易經》,意為「感通順達、厚德致遠」,象徵誠信與遠見。陳校友不克出席,特請程萬里校董伉儷代表出席。程校董轉達陳校友對母校的深厚情誼與勉勵之意,表示他以實際行動詮釋「飲水思源」精神,長期支持母校建設,期盼這座攝影棚能成為師生展現創意與夢想的舞台。
典禮中,中原大學特別感謝長期支持數位教育基金的捐資人,尤其是工業系61級謝炎盛董事長,多年來持續捐助學校軟硬體建設與助學計畫,累計捐款近新臺幣七千萬元,對推動「全人教育」貢獻卓著,其中三千萬元專款用於支持數位教育發展,協助學校建構智慧學習環境。
此外,中原也感謝多位慷慨捐資百萬元以上的校友與友人,包括電子系呂芳銘校友、機械系陳義正校友、工業系張豐國校友、工業系杜隆欽校友、醫工系林文正校友,以及典華幸福機構學習長林齊國先生,共同為中原的數位教育永續發展注入充沛能量。
中原大學表示,「德發苑」、「友松間」、「咸亨所」三處廳室的啟用,不僅象徵校友對母校深厚的情誼與感恩,更代表學校在數位教育發展上的新里程碑。未來,中原將持續以科技結合教育,培育兼具數位素養與人文關懷的全人,讓「數位教育發展基地」成為知識共享與創新教學的重要樞紐,延續中原精神,傳承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