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NEWS REPORT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第二期課程啟動。

中原大學攜手產業培育AI新世代 「AI University」計畫第二期登場

在「AI University 產學共創計畫」帶動下,中原大學自114年2月與育成進駐企業「七號演算整合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產學共學、共創解題」的AI人才培育場域。計畫於9月正式啟動第二期,集結桃園與雙北7家企業、29名跨校系學生,透過16週分階段訓練與企業真實專題,讓學生把AI從教室帶進產線與辦公室,協助中小企業加速智慧轉型。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第二期啟動儀式。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第二期啟動儀式。

中原大學產學處創新創業發展中心表示,人工智慧(AI)正快速滲透全球各產業,從製造、醫療到金融與物流,智慧應用已成為推動轉型升級的核心動能。然而,台灣中小企業雖具備深厚的製造能力,卻面臨缺工、退休潮帶來的人才斷層,以及國際競爭與保護主義加劇的挑戰。如何有效導入AI技術並落實於企業轉型升級過程,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本期參與企業橫跨材料、建設、不鏽鋼加工、有機食品、發泡塑膠、電子零組件與食品貿易等多元領域,並就實務需求提出專題,期望透過跨域協作與專業分工,落實產學共創。

七家企業各自提出轉型挑戰,提供同學最貼近實務的學習場域。福基創新材料希望運用AI代理協助跨部門排程,提升生產效率;永雄建設期望建立智慧知識庫,整合歷年建案規劃資料;上春不銹鋼聚焦於設備預測維修,降低維護成本;華宥企業著重於流程智慧化與自動化;蘭陽開發工業期待AI提升專案管理與派工效能;宣瑞則希望將客戶的圖面規格快速轉換為工程分析與報價依據;道霖食品則需要AI即時整合訂單與庫存,優化生產排程。學生直接對接企業問題,累積可落地的實戰能力。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學員與企業幹部一同上課、共同為企業痛點解題。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學員與企業幹部一同上課、共同為企業痛點解題。

課程為期16週、分三階段推進。首先由七號演算整合師資帶領,共學生成式AI與主流開發工具,建立技術基礎;接續以設計思考工作坊進入企業現場,藉由訪談與觀察,挖掘企業真實痛點;最後專案共創的階段則由企業代表與學生共同開發可落地的AI解決方案,將所學技術轉化為具商業價值的應用。使學生能從學習走向應用,逐步理解產業需求並累積實戰經驗,落實「學用合一」。

曾顥講師向各學員與企業幹部分析目前AI廣泛運用的趨勢。
曾顥講師向各學員與企業幹部分析目前AI廣泛運用的趨勢。

七號演算整合執行長沈秉文指出,桃園在地中小企業正面臨「內有缺工與退休潮、外有國際關稅與供應鏈重組」的雙重壓力。雖然這些隱形冠軍擁有紮實製造能量,但在AI智慧化資源上相對不足,亟需轉型升級。因此,AI University的價值不僅在於讓學生學習AI,更是建立一個「企業帶問題來、學生帶解方走」的共學場域。特別是本計畫要求企業總經理與核心幹部共同參與,與大學生組隊學習並實作AI應用,能夠真正推動企業內部AI變革,帶動數位轉型動能,也吸引新世代年輕人才投入,逐步讓台灣傳統製造業走向智慧製造。

七號演算整合沈秉文執行長向學員介紹生成式AI的使用方式。
七號演算整合沈秉文執行長向學員介紹生成式AI的使用方式。

回顧第一期計畫,已有多項具體成果。碩隆精密與福陽企業完成智慧報價系統,有效提升業務效率與精準度;鑫野智動成立AI技術長,確立AI專責角色;佳質食品新設AI研發長,加速產品智慧化。多家企業因看見學生潛力,更表達願意優先延攬學員,使學生在畢業前即具備即戰力,提前與產業接軌,充分展現產學共創的長效價值。

中原大學產學營運處表示,AI University最大特色在於讓學生與企業真正站在同一個教室裡,共同學習與解題。學生不僅獲得課堂知識,更能透過跨域協作解決真實問題,這些寶貴經驗將成為他們未來進入職場的重要基石。期望透過AI University促進學生與產業無縫接軌,提升就業競爭力,同時協助在地中小企業加速智慧轉型,與企業攜手打造桃園產業智慧升級與永續發展新格局。

透過產學共創模式,中原大學將持續為台灣培育AI時代人才,推動企業與社會共同邁向智慧與永續的未來。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
「桃園AI University產學共創計畫」第二期課程啟動。

更多新聞

中原大學與資源循環產業推動協會合作,促成「資源循環與企業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署盛會。

產官學攜手邁向淨零 中原大學與75家企業簽署MOU

中原大學

中原大學29位教授榮登「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榮耀再創新高

01 中原大學藝術中心精心推出「中原藝世紀 璀璨七十年」校慶特展。

藝術點亮校慶!中原大學推出「中原藝世紀 璀璨七十年」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