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推動歐盟「莫內計畫」課程 深耕國際人才培育

Martin Holland教授(右2)及台大歐盟中心鄭家慶執行長(右1)參訪中原大學歷史建築 建築系系館,並與系主任陳宇進(左1)及林曉薇副教授(左2)合影。

中原大學在全球高教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歐盟「莫內計畫」課程模組認證及三萬歐元獎助。相關課程與教學活動緊鑼密鼓進行中,今年8月已順利完成「歐洲工業地景國際工作坊」之移地教學,大大提升中原學子國際移動力及國際競爭力。

中原大學「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 學生創新應對社會挑戰

中原大學「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大合照

隨著科技與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社會挑戰日益增多。為培養學生應對能力,中原大學舉辦2024年第二屆「解決未來問題能力競賽」,強調全人教育,結合學習與實踐,提升核心素養。競賽由業界專家設計題目,涵蓋多項能力領域,吸引14所大專院校的55支隊伍參賽。經過五個月競爭,最終由中原大學資管系與工業系團隊分獲冠、季軍。

中原商設化廢棄物為再生療癒品 循環經濟新創展創意

中原大學參加環境部主辦的2030循環經濟新創展。

由環境部及資源循環署主辦、有春文化公司承辦的第五屆「2030超越圈圈-循環經濟新創展」,於9月25日至9月28日在台北火車站一樓大廳盛大開展,展示多樣創新循環經濟的實踐與設計,涵蓋循環文創、共享服務、再生設計等展區,並帶來豐富的互動體驗。

鳳梨纖維、在地食材 中原學生赴沖繩推永續

中原大學企管系培養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原大學企管系重視學生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每年暑假安排學生參與海外實習。2024年8月至9月,企管系學生赴日本沖繩進行為期33天的地方創生實習,獲得寶貴的跨文化交流與創新實踐經驗。

中原建築海外學習 「土地的協作-肯亞蘭的集體記憶」成果展獲好評

土地的協作-肯亞蘭的集體記憶成果展合影

中原大學建築系學生今年暑假在副教授陳宣誠帶領下,前往馬來西亞進行海外學習與交流。期間與馬來西亞古晉當地建築師、文史工作者合作發起「土地的協作-肯亞蘭的集體記憶」成果展,獲得地方高度讚揚,不僅展現中原建築的專業實力,更為當地未來的空間發展提供新的視角,以行動實踐大學社會責任。

中原大學打造人文智慧與人工智慧共融平台 跨域人才炙手可熱

中原大學課程帶領學生探索「AI素養」及「運算思維」的潛能與相關應用。

教育部為提供學生跨校學習AI課程的機會,9月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自113學年度起正式運作,中原大學為25所聯盟學校之一。面對社會普遍重理工輕人文之現象,中原大學強調,將致力推展理工與人文之平衡,以「全人教育」塑造學生的完整人格,打造人文智慧與人工智慧共融平台!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發揮專業 助力桃園打造「人本城市」

桃園舊城再生-舊城新聲國際論壇大合照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與桃園市政府合作舉辦「桃園舊城再生-舊城新聲國際論壇」,邀請到國內外學者專家分享歐洲多國、日本,以及巴西等地的都市發展、舊城復甦、人本環境之推動經驗,做為桃園推動舊城再生的參考。中原大學地景系、建築系和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BU)專班之師生也投入相關計畫,協助桃園定位人本城市品牌,善盡大學社會責任。

外國學生遊台灣學華語 直呼還想再來

法國土魯斯第二大學的大學生參訪馬祖新村,認識桃園眷村文化與生活。

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中原大學華語中心長期以來舉辦「華語與文化遊學團」,深獲各國好評。華語中心除了依照學生程度安排華語課程外,也為各遊學團安排獨特的文化交流活動。應用華語文學系學生也擔任一對二小老師及學伴,在指導學員的同時,教學相長,為促進國民外交盡份心力。

私校第一 中原大學成立「半導體產業學院」 謝炎盛校友捐款千萬支持

中原大學謝炎盛校友捐贈半導體產業學院發展基金簽約儀式,左起為捐款人謝炎盛、中原大學校長李英明。

中原大學於113學年度正式成立「半導體產業學院」,是繼台大、清大、陽明交大等國立大學後,首間獲准設立半導體學院的私立大學。為了支持中原大學培育半導體人才,謝炎盛校友特捐款新臺幣1,500萬元,協助半導體產業學院之發展,並建置半導體材料檢測中心,助力中原大學打造半導體人才培育基地。

中原大學攜手產官學 深掘智慧製造趨勢

「傳統產業邁向智慧製造轉型之路趨勢論壇」於中原大學知行領航館舉辦,與會貴賓合影。

中原大學攜手桃園市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協進會、台北市電腦公會AI大聯盟等單位,共同舉辦「傳統產業邁向智慧製造轉型之路趨勢論壇」,齊力推動產業智慧化發展,深掘智慧製造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