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教育的主導力量!中原大學推動大學社會責任深獲肯定
為了讓大學生學以致用、用專業造福人群,中原大學長期推動服務學習、大學社會責任課程與專案,不僅有一群師生在苗栗卓蘭建立「雙連梨」品牌改變果農產銷結構,更有師生為桃園八德老農村帶來「青銀共創」生活新型態。這樣的努力與成績,也讓中原大學在天下及遠見雜誌舉辦的「大學社會責任(USR)」評比獎項獲得相當優異的成績與肯定!
《工商時報》中原大學108學年度註冊率引傲全國
中原大學自創校以來秉持基督愛世精神辦學,已充分把全人教育的核心價值轉化成核心競爭力,從許多「第一名」肯定即可證明,包括:連續六年榮獲世界大學排名中心排名(CWUR) 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連續七年獲私立大學校務發展獎補助經費首獎,打破全國大學紀錄,更有一項不可思議的表現是108學年度學士班新生註冊率99.97%(3,006位大一新生僅有1位未註冊報到)。
中原大學連續三年企業最愛 註冊率、就學穩定率勇奪全國雙第一
全國大學中第一所明定「教育宗旨與教育理念」並貫徹執行的中原大學,本著基督愛世之忱,以信、以望、以愛,培養國家社會所需人才,深獲肯定。108學年度全國大專校院大學部註冊率,中原大學以99.97%拿下全國第一名,大學部學生就學穩定率也在私立綜合大學中勇奪第一名,亦連續三年榮獲1111人力銀行評選為「企業雇主最愛大學」私立大學第一名!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表示,中原大學已經真正將「全人教育」的核心價值轉換成學校、師生及校友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能在各項評比中屢創佳績。
中原大學註冊率、就學穩定率榮獲雙料第一 全人教育深受肯定
依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國大專校院108學年度註冊率資料,中原大學大學部註冊率突破去年以99.97%拿下全國公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並連續4年穩居私立綜合大學第一名!除了註冊率的優異表現,在大學部學生就學穩定率上,中原大學亦在私立綜合大學中勇奪第一名的佳績。這不可思議的好成績說明中原大學所重視推行的「全人教育」已經轉換成學校、學生及校友的核心競爭力,因此能深獲社會各界肯定,在這一波「少子化」衝擊下反而逆勢成長。
中原大學校長張光正表示,這麼高的註冊率,要特別感謝畢業校友及在校團隊的共同努力!中原大學以基督愛世精神辦學,推動全人教育,希望培育學生專業與通識的平衡、學識與人格的平衡、個人與群體的平衡以及身心靈的平衡,除了專業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藝文、體育與社團活動,一年有上百場的小型音樂會讓師生及社區民眾免費欣賞國際級音樂饗宴,讓全人教育從細微處發酵。因此,教育部在108年11月陸續頒發中原「友善校園獎」卓越學校及「生命教育特色學校」兩大獎項,顯示中原大學深耕全人教育的用心有目共睹。
2019《CSR學術論文獎》 中原大學勇奪三大獎項 全國表現最優!
在全球興起企業社會責任(CSR)風潮之際,中原大學不僅自2010年成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更自2005年起每年舉辦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精進研討會,多年來累積豐沛的研究能量,2019年商學院學生參加第四屆《CSR學術論文獎》競賽,在全國各大專院校中表現最為優異,勇奪三大獎項,顯示中原師生除了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上付出心力,也在學術研究上展現高度的專業能量,值得肯定!
《大紀元》「中壢家坤甸味」 僑生打造在台第二個家
一群印尼華人長期生活在中壢,中壢是他們生活的地方、工作的地方、也是他們家,更是他們認同的地方,懷念家鄉食物味,變成他們一解鄉愁的最快方式,坤甸位於印尼的加里曼丹,是早期華人下南洋的根據地,食物的烹調與演進,變成印尼華人的一個記憶,中原學生來中壢找「味」故事,讓大家更深度的認識與品嚐他們的思鄉「味」。
《聯合報》「用專業打造幸福」 中原舉辦社會責任成果展
中原大學昨舉辦「用專業打造幸福」社會責任成果展及論壇,由中原大學策略長吳肇銘、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李大華、甘樂文創執行長林峻丞分享如何透過社會服務,改變自己和他人人生的故事,期許師生都成為「有你真好」的那個「你」。
《天下雜誌687期》勇敢走出教室 世界就是校園
大學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獨立思考的人才,然而,在智育掛帥的教育環境下,學生很會一個人獨立考試拿高分,卻不懂得團隊合作、關懷社會!到底台灣的高等教育應該走向何方?台灣的大學希望培養怎樣的人才?也許「社會參與」就是一切的起點,也是一切的解答!
中原大學攜手竹霄社區開發「樂福米」 青銀合力翻轉老農村
位於桃園八德區的竹霄地區有著豐沛的湧泉埤塘生態,出產品質優良的竹霄米。為了讓社區在地農產及農村特色被看見,中原大學師生今年與竹霄社區發展協會共同舉辦數場「歡喜來稻陣—竹霄伴手禮工作坊」,開發以米製品為主的創意商品,再結合中原師生用心的包裝設計,讓這份「樂福米禮盒」賦予傳統農產新定義,更為參與製作的社區長輩建立快樂與自信!
用愛串連五縣市 中原大學推動青年志工以技能專長服務社區
為了培育青年學子運用專業服務社會、造福人群,中原大學持續推動服務學習、鼓勵師生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今(108)年更承接教育部「青年教育志工推動中心」計畫,有系統地整合北、中區共五縣市、十個服務據點的資源與志工服務能量,協助青年志工運用專業技能走入社區。像是中原大學種籽團為桃園新住民學童提供課業輔導、農村故事行銷志工團運用影片及導覽地圖推廣農村文化、志願服務記者團採訪並報導青年志工服務故事、淡水屯山社區志工團隊服務社區長者等。中原大學希望為社會培育具有熱情與關懷的年輕人,擴展更強大的志工服務能量!
《大紀元》中原特聘教授吳肇銘落實愛 師生海外志工服務
中原大學特聘教授兼策略長吳肇銘,就讀大學前過著無憂無慮甚至優渥的生活,卻因家中經商失利,因而體驗不同人生,他知道唯有靠努力才能改變一切;擔任教職後以「服務學習」理念在系上積極推動「縮減數位落差」工作,帶領學生運用資訊科技「打造別人的幸福」,曾幫忙建置桃園水蜜桃宣傳行銷網站,服務踏足台灣偏鄉、離島與原住民部落,更與學生一同前往泰緬邊境、柬埔寨、北印度、非洲馬拉威等國家擔任國際數位志工,助人,確實是一把開啟快樂的鑰匙,吳肇銘樂此不疲。
捐血送梨讓愛零距離!中原大學與企業攜手舉辦捐血活動救人助小校
為了鼓勵青年學子響應公益、養成捐血習慣,中原大學於10月1至3日在校內舉辦捐血活動,並與雙連梨社會企業合作「你捐血、我送梨」,只要捐出熱血便可得到雙連梨禮盒,活動吸引學生、社區民眾與教職員踴躍參加,每日平均募集超過近300袋熱血。中原大學結合大學社會責任與企業社會責任,攜手號召各界做公益、送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