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為台灣爭光 中原大學魏以安等人勇奪布拉格劇場展學生館最大獎

00 185

全球劇場界盛會「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Prague Quadrennial, PQ)2019年學生館最大獎獎落台灣!策展人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魏以安、倫敦聖馬丁藝術學院敘事空間碩士江妍瑩,以與大學同學共同創作之作品「試衣間」(The Changing Room),結合《再約》寫實荒謬劇,將台灣熱炒店的場景搬到捷克布拉格,打造沉浸式體驗環境贏得評審與觀眾青睞,獲頒「最佳學生館體驗獎」(Best Student Exhibition Experience Award),展現台灣豐沛的劇場設計能量!

無人機系統解決水質檢測、建物裂痕問題 中原團隊創意競賽囊括大獎

00 186

為了協助檢測老舊危險的建築物、河流湍急的橋墩裂痕,甚至檢測面積廣大的水庫水質,中原大學機械系團隊以一套「無人機系統」持續開發出「無人機建物檢測」、「大範圍自動水質檢測」及「IOT傾斜量測儀」等創新技術,多項研發成果獲得國內外獎項及國際肯定,持續朝創業之路邁進!

中原大學師生用科技及設計 協助市定古蹟「德馨堂」風華再現

9c5cb28d 3c18 4d60 af89 15a115edb24c

為協助地方發展特色與保存文化資產,中原大學景觀系周融駿、商設系陳靜宜、建築系葉俊麟等三位老師帶領學生深入桃園市定古蹟「德馨堂」,運用設計與科技的專業,以創新思維協助古蹟重現風華。有學生發展AR擴增實境還原古蹟舊貌並減少紙本印刷對環境的負擔,也有學生設計小朋友喜愛的立體書、長輩愛收藏的馨香草本「福祿壽」擴香石等等,期望拉近不同年齡層民眾與古蹟的距離,透過文創設計讓更多人看見歷史與文化的價值。

中原建築延續59年優良傳統 學生作品展現土地與人文社會關懷

6ddd5437 03e9 4fe8 8f4d 9084b8f14a40 1

為了呈現大學五年的學習成果,中原大學建築系今年在台北松山菸廠舉辦畢業展,延續中原建築一貫的社會關懷精神,六十八位畢業生作品有人關注老人長照議題、有人關懷失智症病患,更有許多學生以家鄉環境再造為規劃,希望以建築專業讓故鄉更好。中原建築以五年的時間培育一顆顆關懷社會環境的種子,努力在各處開花結果,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力量!

舞動大學青春—第63屆運動會啦啦隊專訪

3333e79a da30 4a88 b196 7a504e5cd488

中原大學舉辦創意啦啦舞錦標賽行之有年,回顧當時揮灑汗水與青春的時光常是許多中原人一輩子難忘的回憶。倘若能有一次重新來過的機會,這些團隊們還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投入嗎?

電子碩陳萬來校友 逆轉人生 無所畏懼 用愛「滑」向全世界

6b35f22a 40fd 418b 9df4 db386658e9b8

「教育是翻轉貧窮的一把金鑰匙!」,當年,揹著29萬助學貸款、以五專同等學歷考上中原電子所的陳萬來校友,深刻體會到教育是如何反轉了他的人生,在求學、創業路上,他憑著一股「無所畏懼」的精神勇敢闖蕩;如今,他所經營的振躍精密滑軌公司已是全球市占第一的高階辦公家具滑軌供應商,也是全球最環保的綠滑軌。強調人物境共好共榮的他,為人處世與中原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中原大學「未來的光井」打造畢業季 全人標竿李佩宣逆轉人生

f0c3a89e e592 4e77 8f00 a2589afdb558

迎接畢業季,中原大學每年都設計不一樣的主題歡送畢業生,今年由建築系師生聯手打造「未來的光井」裝置藝術,吸引許多學生及社區民眾拍照打卡或駐足欣賞。此外,土木系李佩宣同學獲頒「全人標竿獎」特優,李佩宣不畏逆境品學兼優,除了半工半讀還到國小輔導弱勢孩童課業,在她身上看到中原大學落實全人教育對學子產生的影響與改變!

中原大學景觀系運用環境設計專業 為台灣打造宜居城市

18e68faf b7dc 494e bf2b e3b934201152

中原大學景觀系學生在畢業前夕針對都市變遷下的城市發展提出理想藍圖,有學生探討桃園鐵路地下化之後,新增的都市廊道和週邊城市縫合的議題,包括新的中壢站、中原大學站和內壢站週邊的環境景觀再造,也有同學關心台北松山機場釋出後綠地空間規劃、轉型中的新竹市科技區特定計劃區發展以及桃園許厝港溼地候鳥航線共榮圈議題等。學生秉持對土地與社會的關懷,期望能以環境設計專業為城市發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2019智慧製造暨服務論壇 建構智慧化藍圖 提升企業人才知能

62361542 2f20 42c7 9a8a 2304e1c984e3

本校領導力發展中心於5月25日舉辦「2019智慧製造暨服務論壇」,邀請具引領企業營運發展有豐富經驗的校友包括:國內知名的友嘉集團朱志洋總裁、現任台達電子張訓海營運長以及全聯實業謝健南執行長進行演講,共同討論台灣未來產業智慧化的發展趨勢。分享企業在面臨產業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時,如何經由人才知能提升,建構智慧化藍圖,進行轉型、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