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募集雨衣送愛心 讓柬埔寨孩子風雨無阻上學趣
中原大學為了讓學生能夠結合專業與愛心,長期透過課程及專案推動服務學習,讓大學生運用所學、善盡知識責任,不僅在國內執行許多公益關懷專案,更持續耕耘柬埔寨、緬甸、泰國、薩爾瓦多等國際志工服務。今年暑假的柬埔寨服務,中原師生發現由於當地多雨的氣候,許多偏鄉孩童必須淋雨上學,在將這項訊息帶回學校後,一群中原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學生於是成立「雨晴小組」發起雨衣募集專案,在校內募集雨衣及捐款,更發揮資訊專業架設「『柬』一點愛,天雨亦晴」網站,希望在充滿感恩氣氛的12月,蒐集社會大眾滿滿的愛心與溫暖送給柬埔寨偏鄉的孩子。
【宏觀新聞 MACTV NEWS】Taiwan in Focus─校園友善富人情味 帶動僑生投入服務
中原大學投入境外學生輔導與服務不遺餘力,無論是學習、生活或者社團活動,都希望讓境外學生更融入校園生活。除了推動境外生母國語言教學活動,讓台灣學生認識不同地區國家文化,更鼓勵境外學生投入志工服務、參與國小課輔,在服務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台灣的美好。
倫理可不可以教?中原大學透過倫理教育培養學生建立品格、尊重生命
84歲的前體育主播傅達仁日前赴瑞士成為安樂死機構合格會員,也因拒當活死人力推安樂死,希望自己努力到最後一秒鐘。現在醫學科技發達進步,透過人工器官或機器維生系統仍可保存生命,但這樣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本(12)月於中原大學舉辦的「第三屆專業倫理教學國際論壇」,特別邀請到香港浸會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主任羅秉祥,與全國倫理教師共同探討「優生」及「優死」,希望透過論壇對話平台,正視新科技對於倫理思維帶來的衝擊。
帶學生走出教室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引領學生看見生命的價值
國貿系秦宗春老師帶領學生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結合專業課程,協助新移民與弱勢家庭子女課業輔導及生命關懷,將服務學習種子向下扎根,師生共同追求成長。
【自由時報】人物速寫》經濟犯罪剋星 悍警張文源獲傑出貢獻獎
為了追求夢想,他捨棄高薪的會計工作,轉換人生跑道,投身熱愛的「經濟犯罪偵辦」;17年來沒有一天忘記母親的叮嚀:「不要仗著自己的職務而去虧欠別人、虧欠國家!」
中原大學拓展新南向有成 前進汶萊推動文化學術交流
中原大學推動新南向人才培育政策有成,不但在今年11月正式成立「新南向辦公室」,更首度前進汶萊的華校中學「馬來奕中華中學」,由大學生帶領國、高中年齡的學子一起進行文化體驗營。除了讓當地師生體驗台灣大學特有的上課方式,也讓參與的中原學生們感受到不一樣的文化氛圍。中原大學納入教學、實作與文化體驗的新南向交流活動,不但成功拉近雙方情誼,更展現中原大學充滿創意與服務的教學特色。
全民國防教育績優學校 中原舉辦軍訓擴大會報緬懷先賢先烈
中原大學為推廣全民國防教育之學術機構楷模,兩度獲得國防部表揚為「全民國防教育績優學校」。23日受教育部委託主辦桃竹苗區軍訓擴大會報暨專題演講,近百位各大專院校軍訓、校安人員盛情與會,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留守業務處上校處長王惠民擔任講座,更難得邀請到六位革命烈士遺族同聚一堂,在歷史縱軸與兩岸之橫軸下,透過先賢與先烈之血淚,更加堅定軍人之榮耀,以及對國家民族認同。
踏查桃園薪傳客家 中原大學發揮社會責任傳承在地文化
發揮知識專業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這是中原大學長期以來堅持大學教育所應肩負的社會責任。不僅每年暑假有學生主動前往海外擔任志工服務,設計學院師生為在地進行的社區營造改善行動,也為當地帶來更有溫度的「社會設計」。而對桃園在地濃厚的客家文化,中原大學也擔負起文化傳承的重任。
從珍珠奶茶 到教育事業 王修駿 的菲律賓創業課
早在就讀中原大學機械工程系二年級時, 王修駿就有了創業的念頭。因為學校的一門「創新創業學程」, 開啟了他到菲律賓探險的第一步,5年多來從管理珍珠奶茶店, 到創立愛思國際教育, 這趟遠征的旅途還在繼續發光發熱。
180萬人的英文老師──詹益維與VoiceTube
談起自己,詹益維直言,「其實我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具有創業家的人格特質,懷抱夢想、甚至希望可以改變世界!」
《Cheers雜誌》中原大學的創新與突破:打造學生職場與人生的競爭力、合作力
社會與產業環境劇變,高等教育面臨極大挑戰。在各大學花招百出競攬學生的今天,中原大學堅持全人教育為國家培養未來所需人才,在此辦學高度下,成果廣受各界肯定,堪稱高教典範。
《中國時報》秦宗春以愛撒種 結善念果實
「木匠的家關懷協會」理事長秦宗春是台北人,在國外求學並擔任教職多年,回到台灣,久居中壢已近20年,他透過木匠的家認識這個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