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學攜手苗栗卓蘭 全台唯一水果馬拉松2023即將開跑!

00 288

有「水果之鄉」美名的苗栗縣卓蘭鎮,即將在2023年1月15日舉辦第二屆「水果馬拉松」,位於桃園中壢的中原大學多年來在當地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也將共同協辦支援多項活動,一起攜手將卓蘭之美、水果之香透過運動賽事推廣給更多民眾!

中原大學加入「TALENT, in Taiwan」台灣人才永續行動聯盟 具體實現全人教育理念:「充份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

00 1

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與發展,是大學重要的功能與目標之一。中原大學著重學生潛力培養與發揮,以「全人教育」全方位發展跨領域人才培育,本校教育理念更明確指出:「我們瞭解人人各承不同之秉賦,其性格、能力與環境各異,故充份發揮個人潛力就是成功。」

用「日常對話美術館」療癒社區 中原室設秦健豪勇奪全亞洲最佳設計影響力大獎

00 290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再創佳績!由立邦塗料(Nippon Paint)舉辦的立邦亞洲青年設計師大獎(ASIA Young Designer Awards,簡稱AYDA) 是支持亞洲學子們發揮創意、讓設計理想被國際看見的平台。2022年來自15座城市、6,200件作品參賽,最終評選出切合競賽主題「同理心大無限」,且關注社區及環境需求、創造正面影響力的27件設計作品,代表各國參與這場國際競圖盛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班秦健豪的作品,在經過台灣大專院校激烈競爭並獲得金獎後,代表台灣出賽為國爭光,也讓中原大學再次躍上國際舞台嶄露頭角!

龍潭三和三元宮前「閱過中原」設計展 中原商設以大學社會責任呈現農村美好

00 293

什麼樣的成果展竟然會在宮廟前廣場舉辦?原來是由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師生與桃園龍潭三和里「閱過山丘」有機書店共同舉辦的「閱過中原」成果展,展覽呈現大學生對在地的觀察學習,並發揮設計專業為三和社區製作導覽手冊、旅遊路線圖、三元宮識別標誌及文創商品、在地書店小書蟲形象標示、產品包裝等。精彩作品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落實於課程與社區,更為農村的美好生活衍生出各種想像與可能性。

在稻田、標點符號中看見設計力!中原學子榮獲2022金點新秀設計獎

00 295

為發掘創意新銳設計人才,由經濟部與教育部共同主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及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執行,提供全國設計科系學生揮灑創意和一展長才的平台。今年金點新秀設計獎來自57校、4,821件作品參賽,最後在125件獲獎作品中,中原大學商業設計系與室內設計系分別以傳達設計類、空間設計類,共獲頒四組「金點新秀設計獎」,優秀作品在備受矚目的舞台大放異彩,讓人看見中原的設計與創造力大不同,也為大學生涯寫下精采的一筆。

中原學生架設英文網站 向世界傳達對SDG2飢餓議題的關心

00 299

為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議題,中原大學通識課程「環境藝術」師生以藝術創作的方式表達他們對飢餓問題的看法,並且架設全英文網站,向世界傳達對此訴求的關心。受到疫情影響,雖然授課方式改為線上教學,但這群非主修設計的學生們仍以多元藝術創作方式展現人文關懷,實踐SDGs永續精神。

你拿幸運做什麼應外系校友余昱慧-用服務前進偏鄉-讓專業創造改變

01 39

中原大學落實「全人教育」理念多年,積極鼓勵學子參與社會活動,並透過服務學習,以專業發揮自身影響力造福人群。中原應外106級畢業生余昱慧便深受大學時出訪馬祖外島的服務經驗影響,在步入社會前,便毅然決然往偏鄉教學現場邁進,用專業發揮自身影響力,為教育不平等創造改變的契機!

中原大學熱門通識「桃園學」 帶學生走讀桃園、連結在地情感

01 59

「身在桃園,不可不知桃園事!」中原大學「桃園學」系列課程結合何彩滿老師的社會學、魏立心老師的藝術文化,以及葉俊麟老師的地方風貌等多面向專業師資,透過觀察族群與社區認識城市的面貌,以及連結桃園的地景與文化資產,鼓勵學生以視、聽、嗅、觸、味等五感感官體驗並探索桃園。帶領學生認識桃園的歷史人文與特色風貌,除了傳授專業知識,也讓學生走進鄉鎮社區,實踐在地關懷、關心城市大小事。

主動改變 創造人生新起點 心理系校友黃建翰細膩思維 帶領台灣聲音經濟潮流

01 40

接受採訪時,黃建翰不諱言地笑著說。宿舍的歡樂時光讓初來乍到的大一新鮮人不自覺放飛自我,沉浸在線上遊戲的刺激感中,好險成績單的提醒稍微有一點懸崖勒馬的作用,讓黃建翰有稍微把心思拉到課業上。

而真正讓他起心動念要好好認真讀書時,是大三看到很多人都在準備研究所,反觀自己似乎太過頹廢,故也想趁著個機會試試自己的能耐,看能不不能如願「洗白學歷」。

《109學年度教學特優教師專訪》工業系黃博滄:人生就像一場棒球賽,堅持到底就有逆轉勝的機會

00 114

工業系黃博滄老師始終堅持「讓學生所學專業鏈結職場需求」的教學理念一路走到今天,他觀察學生學習狀況滾動式調整教學模式,善用科技輔助、作業設計的引導、實作訓練強化知能等,都是為了讓學生具備厚實的知識,以及擁有應用在職場上的專業技能。期盼學生達到有效吸收學習並運用所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