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自執教以來,研究的重心主要為生醫微機電系統(Bio-MEMS),近五年著重於鎳鈷電化學沉積之蛋白質晶片研究及血型檢測微流體系統研究。
(1) 鎳鈷電化學沉積之蛋白質晶片研究
基於金屬親合層析技術,本研究利用電化學沉積技術將鎳鈷沉積於晶片基材表面,以固定具組胺酸標記之蛋白質進行生化分析。蛋白質可固定於晶片表面是藉由組胺酸因金屬親合層析原理而吸附,與蛋白質種類無關。因此,本鎳鈷電化學沉積之蛋白質晶片具有特異性吸附之效果。
(2) 血型檢測微流體系統研究
在輸血前, 血型測試是一個重要的檢驗,以確保捐血者及受血者的血清相容性。本研究使用微量血液樣本,以微流道系統檢測紅血球凝集程度,利用電性量測法可正確分成臨床上所需之5 級凝集程度,即非凝集(Non-agglutination,level 0)到強凝集(Strong agglutination,level4+),可幫助醫生在進行輸血前做正確判斷。
此外,本實驗室與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產學合作計畫,截至目前為止已培育碩士班人才數十人,於畢業後進入南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服務。
Investigation undertaken in order to discover new facts, ge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tc.
– Oxford dictionary
研究需有經費的挹注、師長的支持以及團隊的努力付出,非一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因此,我誠摯地感謝科技部和其他單位的經費補助,使實驗得以進行;也由衷地感謝校內師長同仁的支持與幫忙,當我們需要儀器設備進行量測時,願意幫助我們,使實驗能得到完整結果。
研究的探索過程常會遇見許多瓶頸和數不清的實驗失敗,論文的投稿必須忍受獨自撰寫的孤獨,甚至被拒絕的挫折。但是,這也是一種修持與成長的過程,尤其對研究生而言,是一段很重要的訓練,因為他們畢業後即將投入職場,因此培養他們的能力、鍛鍊他們的態度,是他們未來成功的基石,所以教學與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本實驗室對研究生的要求是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實驗中遇到困難時要能觀察實驗失敗的原因,思考正確的方向,要有耐心及堅定的毅力去解決問題,才能越過障礙獲得豐碩的果實。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是以此與研究生們相互砥礪,共同成長。